建筑学系简介
山东大学建筑学系成立于1999年,隶属于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,是该学院4个教学系之一。现拥有建筑学专业五年制本科、建筑与城乡规划设计二级学科硕士点,依托学院土木工程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开展“建筑类”博士生与博士后联合培养。系山东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山东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单位,代表山东大学成为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大学联盟创始成员、成为中国城市科学协会韧性城市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。
目前,建筑学系现有教师16人,其中特聘院士讲席教授1人,教授1人,副教授7人,讲师7人;硕士生导师4人;博士11人,博士后4人。建筑学系立足于走"教学与科研并重"的路子,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建筑设计及其理论、建筑哲学与人居文化、建筑技术科学、建筑历史与遗产保护、城市设计及其理论、城乡与区域规划、建筑艺术与美学等领域。主要依托山东大学城乡人居环境研究中心、山东大学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市研究中心、山东大学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,以及依托山东大学综合性研究大学优势开展跨学科学术研究。完成国际、国家和省级纵横向课题50余项,发表论文约100余篇,出版专著多部。
山东大学建筑学系自成立以来,坚持教学改革和开放办学,积极向国内外兄弟院校学习。注重发掘社会知识资源,服务教学,坚持向社会学习,注重实践教学和通识教育,努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,把扎实的基础教学与学生素质培养放在第一位,高起点、大目标推行了一条"寓教育人"的教学思想。依托山东大学文史哲见长、理工管渗透的多学科交叉氛围,立足于走"山大特色,中国一流,世界水平"的培养路径,朝着打造最优秀本科生的目标方向默默耕耘,以实现山东大学"为天下储人才,为国家图富强"的办学理念。
截至2018年,共招收本科生600余名。首届学生建筑99班级就取得了"全国先进班集体标兵"和"全国大学生优秀建筑设计奖"的优异成绩。学生踊跃参加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,相继获得国际、国家或省内大学生竞赛奖项多项。学生考研热情较高,已毕业本科生读研率达35%,很多学生升入米兰理工大学、利物浦大学、南加州大学、代尔福特理工大学、纽约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。
截至2018年,共招收全日制硕士生50名余名。在学生培养过程中,引导硕士研究生实现课堂学习"打基础",跟随导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学术活动"拓视野",以及参加建筑设计与规划设计竞赛和科研实践工作"提境界"的三位一体。建筑学系所培养的学生,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走向设计、管理及其他实践岗位都表现突出,屡创佳绩,为建筑学系争得了荣誉。
建筑学系自成立以来,与国内外学术及科研机构开展了多种交流活动,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、美国能源基金会等建立了学术交流机制。制度性的与同济大学、天津大学、清华大学、东南大学、厦门大学、哈尔滨工业大学、大连理工大学、华南理工大学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、重庆大学、台湾大学、成功大学等院校,开展了本科生互换交流与联合培养,实现了学生阶段性交换学习;与麻省理工大学、昆士兰州立大学、波特兰大学、法国巴黎索邦大学等欧美院校实现了学术交流,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正在合作进行学生联合培养。
我们的目标是努力发挥山东大学综合性大学的优势,把山东大学建筑学专业办成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地域特色,同时具有国际化办学模式与国际水平的知名学科,为中国和世界培养优秀的建筑师!
山东大学城乡人居环境研究中心简介
山东大学城乡人居环境研究中心,简称“山大人居中心”。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术才教授直接领导和指导下,成立于2018年,为山东大学所属学术机构,挂靠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。专注于城乡融合与区域发展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、建筑设计与策划、城市规划设计与社区治理、建设项目前期策划与建筑设计、区域与城乡旅游开发、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、城乡建筑人居环境与传统易学风水堪舆空间策划等领域。中心以学院建筑学系师资力量为基础,联合学校土木工程、水利工程、交通工程、城市地下空间工程、哲学与社会发展、历史与考古学、政治学与公共管理、生态美学、旅游管理学、区域经济、设计学与景观、生态学等学科师资及科研力量,协同山东大学学校外企事业学术与实践资源成立。本中心以“打造世界人居环境研究重镇,形成人居环境研究齐鲁学派,助力学科振兴和一流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,服务国家经济社会与城乡发展”为发展宗旨。
山东大学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市研究中心简介
山东大学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市研究中心成立于2013年,与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,是一个融合山东大学及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、城市规划、交通规划、土木工程、地下空间工程等优势学科及科研资源为一体的跨学科交叉科研平台,肩负着建筑节能及新能源开发利用、开拓城市及建筑领域低碳可持续发展新型学科的重要使命。中心主要从事绿色建筑技术与材料研究(复合墙板、新型建筑材料(秸秆材料)、钢结构与复合墙板连接技术、秸秆建筑技术)、绿色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(绿色城市CBD规划设计理论、绿色城市空间形态、绿色城市交通规划)、绿色建筑设计研究与应用及集约型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利用研究。中心承担了大量纵横向科技支撑项目,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。